談起當時參與抗袋筑堤的感受,南陽市民政局駐唐河縣東城街道劉馬洼村第一書記吳剛由衷地說:“看到戰士們一趟趟來回奔波,我只想能多扛幾袋是幾袋,好讓他們能多歇一會”。

(左一吳剛在緊急裝運沙袋中)
抗袋筑堤,永葆本色。
受前段連續暴雨影響,唐河河道水位迅猛上漲,洪水災害形勢嚴峻。城區濱河路、工業路河堤急需加固!汛情就是命令,堅守待命的吳剛帶領工作隊,與村委同志一道,第一時間感到現場,不顧多日疲憊,即刻投入到裝沙、運沙的現場,防止洪水漫過河堤,確保廣大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汗水把衣服濕了一遍又一遍,滿頭滿臉上的汗也顧不得擦,只管埋頭鏟沙、裝袋。餓了渴了就蹲在堤壩邊啃幾口饅頭、喝點涼白開,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駐村第一書記的責任與擔當,為受災群眾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吳剛介紹,他也曾在武警部隊服役過,深知戰士們的辛苦與不易。自己能多裝一袋、多扛一袋,戰士們就減輕一點負擔。退伍不退色,他時刻保持在部隊的優良傳統。

稀飯就饅頭,在大堤邊簡單充饑
疏通堵塞,不顧安危

7月18日下午,由于受到大面積特大暴雨影響,東城街道智慧農商城地段發生嚴內澇,地下水上翻到上海大道主干道,嚴重影響交通通行。吳剛顧不上翻卷的泥水,拿起胳膊粗的木棒,使勁攪拌著堵塞的下水道進行疏浚,并與村委協調鉤機3臺、抽水機2臺,進行疏浚第一時間排除險情。

設置警戒,排除隱患。
危急時刻,吳剛同志冒著大雨、躺過膝深的水,與村委一起逐村逐路排查,發現險情及時設置警戒標志,提醒過往群眾。在公主路、上海大道紅綠燈處,水深到腰部,嚴重影響過往車輛的安全。他們連續站在雨中近三個小時,不時提醒司機,并指示繞行的路線。
災后重建,任重道遠
搶險過后,吳剛同志和工作隊員又投入到災后重建工作。
一是及時消殺消毒。“洪水剛剛過去,我們就開始組織消殺消毒工作,保證災后過后不出現疫情”。吳剛書記說,他們及時組織消殺車3臺,對轄區各個村莊、紫東社區及唐古路沿線進行多次消殺,面積達四千余平方米,確保人名群眾生命健康。

協調專用車輛,開展消殺
二是詳細摸底排查。他帶領工作隊和村委同志,分頭深入農戶、企業、魚塘等重點受災地點實地查看,與農戶、企業負責人和魚塘承包戶座談,共商災后恢復、發展之路,力爭將災情降到最低。

深入受災農戶排查登記情況
三是組織搶修水網。協調水網部門,及時趕到唐古路沿線、村落開展水網普查,第一時間組織人員開展維護、搶修。

對損壞水網進行開挖、修補
四是緊急協調物資。工作隊利用自身資源,緊急與南陽市慈善總會對接,協調礦泉水700箱、方便面100箱,運送到村部,并分發到學校、受災戶和鄰村,以實際行動幫助當地群眾恢復生產生活。

面對此次暴雨來襲,吳剛同志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帶領工作隊和村干部奮力向前,沖在一線,用實際行動展現駐村干部的使命和擔當,真正扛起防汛搶險“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受到當地干部群眾一致點贊與好評。(供稿:孫少君 魯合?。?/p>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