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最優投資組合?
最優投資組合是一種投資組合形式,在這種形式下,投資者可以在選定的可能投資組合中獲得最大收益。一般來說,它是指在證券,股票和基金市場聚集各種證券的過程中,根據每個證券的風險、收益和未來發展趨勢,選擇能夠產生積極效果的投資產品和形式。最優組合的唯一性由有效集的上凸性和無差異曲線的下凹性決定。
投資組合的目的是分散風險。投資組合可以看作是一個多層次的投資組合,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它具有安全與效益、效益與靈活性、靈活性與有效性的雙重考慮。
最優投資組合不一定限制投資組合的數量。例如,一些基金條款規定投資組合不得少于20個品種,而其他條款沒有明確規定,投資組合超過兩個就可以了。投資組合模型可以是積極的、適度的和保守的。至于最終決定采用哪種投資組合,投資者有不同的意見。

怎么確定是最優投資組合?
(一)資產配置要從投資者的實際出發
一個資產配置方案的制定,應該與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投資目標、投資期限和預期收益率相結合。這些要素可以幫助我們確定用多大比例的資產投資于高風險還是低風險、高收益還是低收益、長期還是短期的資產類別上。因此資產配置不是把資金平均分配到各類資產上,而是根據投資者具體情況而制定的。
1、風險承受能力
風險承受能力是指一個人有多大能力承擔風險,也就是你能承受多大的投資損失而不至于影響你的正常生活。比如投資者A可承受的最大虧損金額為5萬元,或可承受的最大虧損比例為20%。風險承受能力要綜合衡量,與個人資產狀況、家庭情況、工作情況、年齡等等都有關系。
在投資理財中,有一個簡單的規則,叫做“投資100原則”。簡單來說就是你在做基金組合的時候,股票基金的投資比例大致等于“100減去你的實際年齡”。假如你現在是30歲,那么投資于股票基金的比例大概在70%左右比較合適。
2、投資目標
投資目標是指,你想通過這筆投資實現什么目標,投資目標分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長期目標是指你想通過投資收益來買房買車呢,還是想供子女教育呢,還是想提前過上優質的退休生活呢等等。短期目標一般是指更加具體的小目標,比如每年出國旅游一次,買一個包包或喜歡的電子產品等等。
3、投資期限
投資期限是指你為了實現某投資目標所需要的投資時長,很明顯,這個投資期限取決于你的投資目標是長期目標還是短期目標。比如說你投資是為了準備一份養老金,那么投資期限就會比較長,但如果說你想早一點退休,過上高品質的退休生活,那么在你投資期限縮短的情況下,實現投資目標的難度無疑就會提高。
舉個形象的類比,我們可以把貸款買房看做是為了買房而做的一筆投資,那么每個月的還款就是我們每個月的投入資金。如果說還30年,每個月需要還5000元的話,那么我現在想早點還完(早點實現投資目標),我想20年還完,有可能每個月需要還的金額就提高至7000多元,這就加大了每個月的還款壓力。所以,想在短時間內實現某個目標,要么加大投入的本金,要么提高投資的收益率,這都會增加投資的難度,這也是為什么投資理財宜早不宜晚的原因。
4、預期收益率
在確定了投資目標和投資期限以后,我們根據自己想要投入的本金,就可以大致推算出年化預期收益率了。年化預期收益率簡單來說,就是我們每年想通過投資賺的百分比是多少。年化預期收益率確定下來,就可以幫助我們判斷自己的投資風格是屬于進取型、平衡型還是保守型了。
預期收益率要在合理的范圍內。雖說我國是新興市場,波動率較大,機會也較多,但從單個年份來看,投資的風險也非常的大。另外,如果從20年這么長的投資周期來看,股票基金的年化收益在12%-13%,債券基金的年化收益在7%-8%左右。即便如此,我國的市場相比美股的年化7%-8%,美債的5%-6%的收益率也是高出很多,應該感到知足。我們做投資組合的目的,就是在風險可控的范圍內,追求比較穩定的收益,而不是去追求資金的暴漲暴跌。因此合理設定投資的預期收益率,對于投資組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至關重要。
(二)確定投資組合的風格
在確定了以上這些主要因素之后,我們基本上就可以確定投資者屬于進取型、平衡型還是保守型了。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