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后傾的表現是什么?
![]()
骨盆后傾的表現有骨盆的畸形、疼痛、腫脹及活動受限等。骨盆后傾就是骨盆沿著骨盆的橫軸向后側傾斜,可能是由于髖關節炎、骨盆周圍肌肉松弛、不良生活習慣等導致,需要根據引起的不同原因進行對癥治療。
1、髖關節炎
髖關節炎通常是指由于髖關節面長期負重不均衡所致的關節軟骨變性或骨質結構改變的一類骨關節炎性疾病。其主要表現為臀外側、腹股溝等部位的疼痛、腫脹、關節積液、軟骨磨損、骨刺增生、關節變形、髖的內旋和伸直活動受限、不能行走甚至臥床不起等。髖關節炎患者有可能會導致骨盆處的力線發生改變,進而使患者出現骨盆后傾。在治療上可使用透明質酸鈉、非甾體鎮痛抗炎藥等。髖關節炎癥狀十分嚴重、藥物治療無效且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可考慮手術干預。
2、骨盆周圍肌肉松弛
骨盆周圍肌肉松弛會導致骨盆周圍的肌肉力量不平衡,從而引起骨盆后傾的癥狀。應進行局部的治療,特別是腰肌的物理治療。局部肌肉痙攣的治療,可通過電磁療法或中藥電離子導入緩解,并且適當服用氯唑沙星等肌肉松弛劑,以改善骨盆后傾的情況。如果是因為背部肌肉松弛導致的骨盆向后傾,應對背部肌肉進行有效力量訓練,以增強背部肌肉的力量,使局部肌肉的筋膜處于緊張狀態,適當糾正骨盆向后傾,也可適當穿高跟鞋來矯正。
3、不良生活習慣
長期的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久坐、不良坐姿也會引起骨盆后傾的癥狀,原因是不良的生活習慣使人體缺乏鍛煉,引起大腿肌肉太弱,使力量不平衡,引起骨盆后傾。首先要調整自己的姿勢,同時可以通過練瑜伽做一些相關的姿勢鍛煉來改變這個情況。平時多注意骨盆的功能鍛煉。保持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愉快。骨盆后傾患者可以采用針灸、按摩、刮痧、拔罐等方法進行治療,以促進血液循環。
盆骨后傾的矯正方法有什么?
對于存在骨盆后傾的患者,可以采取的矯正方法有功能鍛煉、手術治療,具體如下:
第一、功能鍛煉:對于大部分患者,首選功能鍛煉來進行矯正,鍛煉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平衡骨盆的周圍肌肉力量,針對該類患者,需要著重增強腰背部以及臀部的肌肉力量,通過相應的鍛煉,能夠使骨盆的形態逐步恢復原有的姿態。
第二、手術治療:對于一些病變嚴重的患者,如果醫生認為有必要,會采取手術治療的方式,比如通過對骨盆或者腰椎相關部位的截骨矯形內固定,來使骨盆的形態恢復正常,在術后患者仍然需要配合醫生進行上述相關功能鍛煉,以促進康復。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