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博物館是怎樣的?
![]()
蘇州博物館,位于蘇州市姑蘇區東北街204號,成立于1960年1月1日,館址為太平天國忠王府。2006年10月6日,由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本館建成并正式對外開放。本館占地面積約10700平方米,建筑面積19000余平方米,加上太平天國忠王府,總建筑面積達26500平方米,是收藏、展示、研究、傳播蘇州歷史、文化、藝術的地方性綜合性博物館。
蘇州博物館共有吳地遺珍、吳塔國寶、吳中風雅、吳門書畫四個基本陳列,館藏藏品總數24729件/套,珍貴文物9647件/套,其中一級品222件/套,二級品829件/套,三級品8596件/套,以歷年考古出土文物、明清書畫和工藝品見長。
蘇州博物館太平天國忠王府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5月,蘇州博物館成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蘇州博物館本館占地面積約10700平方米,建筑面積19000余平方米。館區以中央大廳為中心,中央大廳南側為主入口、庭院及藝術品商店,中央大廳北側為主庭院,分布有湖面涼亭和假山等園林景觀。中央大廳東側由東廊連接為紫藤園和現代藝術廳及忠王府。中央大廳西側由西廊連接為吳地遺珍、吳塔國寶、吳中風雅、吳門書畫四個常設展廳。
游人可以通過室內荷花池上方的懸臂樓梯到達地下室,特展廳、影視廳、報告廳均位于此。
蘇州博物館內有哪些藏品?
蘇州博物館館藏藏品總數24729件/套,珍貴文物9647件/套,其中一級品222件/套,二級品829件/套,三級品8596件/套,以歷年考古出土文物、明清書畫和工藝品見長。此外,蘇州博物館還收藏有古籍善本725種3128冊,普本28501種91754冊,為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
知名藏品有:[宋]五節石函:頂部邊長22.5厘米,底部邊長27厘米,通高44.1厘米。1956年在蘇州虎丘云巖寺塔第三層發現。石函平面方形,下廣上狹,分五節疊落而成,無雕刻,內原置鐵函。
[宋]銅如來佛像:高16厘米。1978年于瑞光寺塔第三層塔心的天宮中發現。佛像皆螺發肉髻,但在雕刻處理上各不相同。肩圓臂瘦削,胸肌結實,結跏跌坐于束腰蓮花臺上。相傳釋迦穆尼在菩提樹下進入禪思,修悟怔道,采用的就是這種姿勢,因此佛教通常以全跏坐為如來坐,身后皆有顯示光明的火焰紋背光。
[五代]銅質大金涂塔:通高36.8厘米,塔座15厘米。塔為四方形,可拆卸,整個塔大致可分五部分,從上到下分別為:塔剎、蕉葉形插角、塔身、銅蓋及帶有四面十六個羅漢像的須彌座,整個塔身雕刻系印度風格,各面刻有佛教故事,蕉葉形插角外側共刻故事三十二則,內側分立四大天王像。塔剎占全塔比例約三分之一,剎座為蓮形覆缽,剎身有相輪五重。
[宋]銅佛坐像:高19.2厘米,1956年在蘇州虎丘云巖寺塔第三層發現。螺髻,雙耳垂肩,身著袒右袈裟,結跏趺坐于圓形蒲團座上,背而出一環紐,未見背光。
[宋]銅十一面觀音:高23.5厘米。兩尊十一面觀音像大體相同。觀音像立于束腰蓮花臺上,一腳向側前略伸,身穿天衣,一條飄帶輕輕搭在右手上,左手持一寶瓶。全身配有瓔珞、耳珰、頸飾、胸飾、臂釧、腕釧等各種珠寶佩帶裝飾,一條珠鏈從項頸處斜長至足背,身式略呈“S”形。
[宋]銅地藏佛像:通高21厘米。地藏菩薩像發現于瑞光寺塔第三層塔心的天宮中。其貌似沉寂端莊,闊額長耳,身披袈裟,衣紋流暢,半跏坐于長方形座上,左足下踏著蓮花臺。右手持一寶珠,左手置于膝上。
[五代]秘色瓷蓮花碗:碗高8.9厘米,口徑13.9厘米,盞托高6.6厘米,底徑9.3厘米,通高13.5厘米。1956年在蘇州虎丘云巖寺塔第三層發現。這件越窯秘色青瓷蓮花碗由碗和盞托兩部分組成。碗為直口深腹圈足,盞托形狀如豆,盤口外翻,束腰,圈足外撇。碗身外壁、盞托盤面和圈足均飾重瓣蓮花,如淺浮雕狀凸起,被認為是五代、北宋年間秘色瓷標準器。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