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稻穗飄香。連日來,新建區31.87萬畝晚稻相繼成熟,農戶們搶抓農時,利用大型農機進行收割,確保豐收的稻谷顆粒歸倉。
昨日上午,記者在新建區聯圩鎮萬畝水稻高產示范基地看到,一簇簇沉甸甸、金燦燦的稻穗鋪滿了稻田,在微風輕拂下,掀起層層稻浪。金色的稻田里,十多臺收割機來回穿梭,飽滿的稻穗不停地被機器吸入,經過脫粒后落入運輸車內被送往烘干廠進行加工。
“為了爭取時間,我們調集了20多臺收割機,把10000多畝晚稻分成多個片區同時收割。水稻收完后,我們馬上就能開溝種油菜,到了明年春天還能收割一茬油菜。這樣一塊田就能有兩份收入。有了國家的好政策,再加上農業農村部門科學的指導,我們種糧的信心越來越足。”聯圩鎮萬畝水稻高產示范基地種糧大戶夏勇說。
據了解,該基地采取良種、良機、良法配套措施,大力推進水稻工廠化育秧、機械栽插、無人機植保、側深施肥、綠色烘干等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作業,今年晚稻產量和質量均有顯著提高,稻谷再次實現了豐產豐收。
“今年的晚稻,我們全部選用耐高溫、抗性好、生長期更長的優質品種,再加上管理到位,稻谷的長勢非常好,從目前收割的情況來看,每畝地的產量達到1400斤左右。良種良法加上全程機械化生產,讓我們豐收越來越有保障。”聯圩鎮萬畝水稻高產示范基地農機組長熊雪楚說。
為了幫助農戶高效完成收種作業,新建區農業農村部門大力推廣農業社會化服務,晚稻收割不僅實現了高效作業,而且讓農戶們節省了成本、增加了收入。截至目前,全區31.87萬畝晚稻已經收割過半,機收率達到98%以上。(陳明喜)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