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樹青山相映成趣,民宿溫泉錯落有致。在隆化縣七家鎮,有一個因溫泉而聞名的村落——溫泉村。這里以水溫高、水量大、埋藏淺、礦物含量豐富而著稱。近年來,隆化縣在七家鎮—茅荊壩鎮區域規劃建設了熱河溫泉旅游康養度假區,以發展溫泉旅居康養產業為引領,推動全縣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今年1至7月份,七家鎮—茅荊壩鎮溫泉旅游康養度假區累計接待旅居康養等各類游客122.5萬人次,綜合收入10.3億元。
戶戶有特色 處處見匠心
(相關資料圖)
走進溫泉村,灰瓦木廊間透出濃郁的鄉村風情。村婦聯主席王小平對記者說,全村共有330戶858人,已建起了128家民宿,2023年接待各類康養旅居者30萬人,京津來客占比90%以上,全村康養旅居經濟總收入達1100多萬元。
在溫泉村村民王金龍家院子的涼亭里,記者見到了北京游客楊女士。“我們一家每年都來這里好幾次,每次都住上四五天。這里空氣好,泉水好,價格也不貴。”楊女士對記者說,“我喜歡慢生活,來這里泡泡溫泉,吃吃民宿的面條、南瓜、黑豬肉,都是當地村民自產的,綠色純天然。回去的時候,再帶點柴雞、柴雞蛋,還有蘑菇等山貨。”
王小平介紹,溫泉村原來叫二道河村,村民們的主要收入是種大棚,一年收入不了幾個錢。自2016年起,溫泉村實施了集中供暖、集中供溫泉水、集中供自來水、集中污水排放的“四網合一”工程,同時開展民居改造、村莊綠化、環境綜合整治、旅游基礎設施配套等工程,大力發展康養旅居民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的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好,去年戶均收入15萬元。
如今,溫泉村已成為集溫泉療養、鄉村旅游、生態養生于一體的綜合性康養旅居目的地,吸引了大量京津及周邊地區的人群。
為持續增強溫泉旅游產業的影響力,打造“隆化溫泉民宿”品牌,2023年12月,隆化縣成立了溫泉民宿協會,將所有民宿納入協會之中,引導民宿經營戶走上“戶戶有特色、處處見匠心”的差異化發展之路。目前,熱河溫泉旅游度假區已建成省級精品民宿1家、市級精品民宿19家。
設施升級 滿足多層次康養需求
“過去我們村都是第一代民宿,住宿和溫泉不在一起。后來發展到第二代民宿,就是把溫泉引進房間里。現在設施不斷升級,村里不但有各種裝修風格的第三代民宿,還有兩家大型溫泉酒店。”王小平說。
隆化縣緊扣承德市“皇家避暑地·熱河溫泉城”發展定位,引入中國科學院、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高端智庫資源,緊密銜接國土空間規劃,確定了《隆化縣溫泉旅游康養產業發展規劃(2023—2027年)》,為未來5年溫泉旅游產業發展確定了方向。舉辦“遇見隆化、預見未來”北京招商推介會,促成阿那亞隆化溪谷、德亨仁厚養老養生中心、冀中能源醫養綜合體等多個項目成功簽約,為推動“溫泉+”產業向高端發展引來源頭活水。
隆化縣依托豐富的溫泉資源和獨特的自然風光,打造了楓水灣森林溫泉城、熱河谷等一批集休閑度假、觀光旅游、文化體驗于一體的溫泉旅游綜合體。這些“溫泉+旅游”項目不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體驗,還帶動了周邊餐飲、住宿、交通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在我們溫泉村,既有每人每天100多元的民宿,也有每人每天上千元的溫泉酒店,能滿足不同層次游客的需求。”王小平對記者說。
政策扶持 提升康養旅居產業競爭力
游客是怎么知道王金龍家民宿的呢?
“我自己通過發抖音、快手進行推廣。對接京津的促銷推廣活動,主要是政府在做,我們一家一戶的,沒有那個實力。”王金龍說。
隆化縣專門發布《支持康養產業發展若干措施(試行)》,在金融支持、要素保障、醫療服務、人才隊伍等20多個方面給予旅居康養企業全面支持。
近年來,隆化縣堅持基礎設施保障和公共服務建設優先戰略,開通了大廣高速茅荊壩服務區與AAA級景區中國草莓谷相連的“草莓天階”,修建熱河谷、楓水灣、白楊溝旅游公路12.6公里,為康養旅居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先后組織舉辦了“彩色周末”“隆化好聲音”“在山間奔跑·品五彩人生”彩虹跑、森林溫泉音樂云視聽、秋色楓情攝影展、冰雪溫泉旅游季等系列活動,生動展現了隆化旅游的豐富資源和獨特魅力,為打造全域全季旅游目的地營造強大聲勢。
隆化縣還組織民俗專家和文化名家對隆化溫泉文化內涵進行深入挖掘,編輯印刷《隆化縣溫泉民宿》《隆化縣星級民宿》《熱河溫泉旅游度假區手繪地圖》等宣傳品,創作了一批反映溫泉旅游醫養養老產業的音樂作品、書畫作品、詩歌作品,講好溫泉故事。
《隆化縣溫泉旅游康養產業發展規劃(2023—2027年)》提出,力爭到2027年,年接待游客總量突破150萬人次,過夜游客比例達到一半,年旅游綜合收入超過10億元,溫泉旅居人口規模超過5萬,成為主體多元、消費旺盛、品牌突出的溫泉康養旅游目的地。(記者 鄭建衛)
關鍵詞: 隆化縣溫泉旅居康養產業 隆化縣文旅產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